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色谱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12, Vol. 30, No. 01
    Online: 2012-01-28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聚焦
    生物大分子的混合模式色谱法——传统的色谱观点正在被改变
    耿信笃
    2012, 30 (01):  1-2.  DOI: 10.3724/SP.J.1123.2012.01005
    摘要 ( 1819 )   [Full Text(HTML)] () PDF(63KB) ( 600 )  
    有幸受邀为一个月前出版的J Chromatogr A撰写了一篇题为“生物大分子的混合色谱及应用”的综述文章,在此后又有几篇很有创意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有关蛋白质和多肽分离的论文3篇及本人所撰写的综述文章共4篇论文的内容简要作一介绍。 混合模式色谱(mixed-mode chromatography, MMC)指的是应用多种作用力使溶质在固定相上进行保留和分离的色谱方法。与传统的单一模式色谱相比,MMC具有高选择性、高负载量。在一些情况下一根MMC柱具有与相对应的多根单模式色谱柱相当或更好的分离效率,故一根MMC柱可代替2根或多根单模式色谱柱。当其用于在线单柱二维液相色谱时,在高流速下,从第一维到第二维的所有操作均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完成,包括所收集的第一维馏分的储存、缓冲溶液的交换、体系的再平衡、所收集馏分的再进样等所有操作均能在数分钟内完成,目标蛋白质不离开这一具正压的封闭体系,从而不仅可以快速地将目标蛋白质定量转移到下一分离步骤,同时也可防止来自环境的污染。       但是,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仍有很多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细节需要进一步研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要得出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MMC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的MMC固定相并加以应用;还要开发出有更高分离效率的MMC色谱柱,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混合机理柱,因为前者具有较两根单独的商品柱更高的峰容量和选择性,能取代两根普通的商品柱。在新的MMC柱被合成或商品化之前,很多商品化的离子交换色谱(IEC)柱也可以IEC和疏水作用色谱(HIC)模式分离生物大分子。通过优化流动相pH、盐浓度、溶剂及其他色谱条件,在任何实验室都可以此方式实施较一维液相色谱更好的离线、甚至在线的单柱二维液相色谱分离。详见文献[1]。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淼研究员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一种新的称之为C18WCX的MMC介质,并利用其对多肽实施了二维液相色谱分离。该MMC介质是在硅胶基质上键合了正十八烷基和3羧丙基而成的极性聚合配基,其中的十八烷基显示了强的疏水性,而共聚的羧丙基则显示出弱阳离子交换(WCX)性质。在用此C18WCX固定相对多肽进行分离时,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该固定相与多肽相互作用呈现出电荷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共同起作用的反相液相色谱(RPLC)/IEC混合机理;而在pH 3.0时却显现出RPLC分离机理。用此C18WCX柱为第一分离色谱柱在pH 6.5的梯度洗脱条件下对鼠脑的可溶性蛋白质酶解所得的多肽进行了一维分离,将不同时间段的收集液冻干后再依次进样到第二维的常用C18毛细管柱上,在pH 3.0的条件下进行再分离后,用串联质谱(MS/MS)进行了鉴定。与单纯用一维的nano-RPLC-Q/TOF质谱分析得到84个蛋白质和292个多肽这一结果比较,用该离线的二维C18WCX-RPLC/LC-MS/MS法从相同样品中能得到1031个蛋白质和4397个特征多肽,大大地提高了分离能力和检测的蛋白质和多肽的数目。该方法应当在蛋白质组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者还特别指出:该C18WCX固定相在其作为第一维色谱柱进行分离时就显示出了具有RPLC和IEC正交机理的效果;此外,该固定相还会对强疏水性和碱性多肽显示出更好的分离效果。详见文献[2]。  近年来重组单克隆抗体(mAbs)已成为治疗许多疑难疾病(如癌症)的有效药物。因纯化该mAbs需要使用的蛋白质A亲和色谱柱非常昂贵,Pezzini等使用4种商品MMC柱对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培养液中捕集mAbs、去除宿主蛋白质和洗脱mAbs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该4种商品柱的填料分别为MEP HyperCel、PPA HyperCel、HEA HyperCel和Capto adhere,其相应的固定相端基分别为:4-巯基乙基吡啶(4-mercaptoethylpyridine,MEP)、苯丙胺(phenylpropylamino,PPA)、N-己胺(N-hexylamine,HEA)和N-苯基-N-甲乙醇胺(N-benzyl-N-methylethanol amine)。该4种端基的共性是均含有疏水和阳离子交换基团,故可以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从CHO培养液中吸附mAbs。又因该4种色谱介质所含有的基团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pKa值和疏水强度,因此可采用不同的洗脱条件以去除宿主蛋白质和洗脱mAbs。作者对所用MMC机理的解释为:对PPA HyperCel和HEA HyperCel而言,二者显示出很强的疏水和静电作用力,其中的PPA HyperCel具有更强的混合机理。因MEP HyperCel具有较低的pKa值,在所有情况下静电作用力都很弱,疏水性作用力一直起主导作用;但是在Capto adhere介质中,静电作用力起主导作用,故该二色谱介质为弱混合机理;基于宿主细胞蛋白质与mAbs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可选择不同的pH和盐浓度洗脱条件洗出宿主蛋白质,使mAbs不被洗脱,最后又可选择另外的pH和盐浓度洗脱并回收mAbs。此外,作者还介绍了用96孔板高通量地快速筛选其洗脱条件,然后直接放大到实验规模色谱柱条件下进行纯化。该作者还认为这4种MMC介质有可能用于其他抗体的纯化。详见文献[3]。  Saufi等采用一种新方法将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同时嵌入同一张膜以制备混合模式膜(mixed-mode membrane, MMM),用来实现从乳清或血清中吸附并纯化高丰度的酸性和碱性蛋白质。该法将7.5%(质量分数)的SP Sepharose阳离子交换树脂和42.5%(质量分数)的MP500阴离子交换树脂同时加入到以乙烯-乙烯醇为基质的聚合物溶液中,然后将膜成型。作者用该MMM几乎能将乳清或血清中的高丰度蛋白质完全吸附,其键合容量高(如:1 g膜可键合(59.2±9.9) mg的β-乳球蛋白)。预计1 m3的成型膜1 h能生产约25 kg总乳清蛋白。与通常所使用的化学改性方法比较,以该物理吸附法制备MMM的优点之一是制备方法简单,且所制得的膜具备与化学改性法所制备膜相当的吸附容量和动力学性质。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依据样品的性质和待吸附酸、碱蛋白的相对量调节加入到成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获得“量身订做”的效果,使该法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如:在乳清中有约95%的带负电荷的酸性蛋白,如β-乳球蛋白(pI 5.2)、牛血清蛋白(pI 4.7~4.9)、α-乳清蛋白(pI 4.5~4.8)和免疫球蛋白(pI 5.5~8.3),剩下的约5%是带正电荷的碱性蛋白,如乳清传递蛋白(pI 8~9.5)、乳酸过氧化氢酶(pI 9.5)和免疫球蛋白(pI 5.5~8.3)。从理论上讲,如不考虑键合容量,MMM中阴离子交换树脂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比例应为95∶5。为使所制的该混合膜(M5)更实用和具有更好的可行性(proof-of-concept),将酸性蛋白质和碱性蛋白的质量分数设定为85%和15%。上述在MMM成膜前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量,42.5% MP500和7.5% SP Sepharose,便是由此而得。该被吸附在MMM上的蛋白质可以依据待洗脱蛋白质的特征,通过改变pH值等方法分批将其洗脱之。详见文献[4]。
    专论与综述
    纳米粒子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新技术及其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陈杰1, 丁国生2, 岳春月1, 唐安娜1*
    2012, 30 (01):  3-7.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37
    摘要 ( 2514 )   [Full Text(HTML)] () PDF(139KB) ( 755 )  
    纳米粒子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分离科学领域。纳米粒子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技术是纳米材料技术与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纳米粒子可以被吸附或键合到毛细管壁作为固定相与被分析物发生相互作用;也可以作为假固定相参与样品在柱内的分配和保留,从而提高柱效,改善分离。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开发新的快速、高效、灵敏的手性分离分析方法对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合成、药理研究、手性纯度检测和环境检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来几种不同类型纳米粒子(聚合物纳米粒子、磁性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和其他类型纳米粒子)用于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进行手性分离的现状,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研究论文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用于黄连治疗II型糖尿病的机理探索
    王静1,2, 袁子民2, 孔宏伟1*, 李勇1, 路鑫1, 许国旺1
    2012, 30 (01):  8-13.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39
    摘要 ( 2117 )   [Full Text(HTML)] () PDF(232KB) ( 747 )  
    将代谢组学的方法用于研究黄连治疗II型糖尿病的机理。II型糖尿病造模采用对大鼠灌胃脂肪乳并腹腔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给药治疗组(10 g/kg)、二甲双胍给药治疗组(0.08 g/kg)。大鼠给药30天后,采集血样用于生化指标的检测,采集24 h尿样用于代谢组学的分析。与模型组相比,糖尿病大鼠给药黄连30天后,空腹血糖值(FBG)显著降低了59.26%,总胆固醇(TC)降低了58.66%,甘油三酯(TG)降低了42.18%。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大鼠尿样中的内源性物质进行了相对含量测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组与模型组显著分离,黄连组处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更接近于正常组。发现12个代谢物与糖尿病有关,包括4-甲基苯酚、苯甲酸、氨基丙二酸等。给药黄连后,其中的7个代谢物发生显著性回调,与氧化应激状态相关的氨基丙二酸和L-抗坏血酸出现向正常组显著性调节的趋势。这些结果表明,黄连不仅具有降糖和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具有抗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抑制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参和黄芪中7种毒杀芬残留量
    田绍琼1,2, 毛秀红2, 苗水2, 郏征伟2, 王柯2, 季申2*
    2012, 30 (01):  14-20.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19
    摘要 ( 1931 )   [Full Text(HTML)] () PDF(344KB) ( 412 )  
    建立了人参和黄芪中毒杀芬代表性单体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选择7种指示性毒杀芬单体为检测品种,样品用环己烷-丙酮(9:1,v/v)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串联质谱(GC-EI-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在人参和黄芪两种中药材样品基质,0.005、0.01和0.1 mg/kg 3个加标水平条件下,7种毒杀芬单体的回收率为72.4%~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96%~10.4%;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2~1.7 μg/kg,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该方法提取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人参和黄芪中7种毒杀芬残留量的检测。
    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丙烯酸树脂中9种残余单体
    赖莺*, 林睿, 蔡鹭欣, 葛秀秀, 黄长春
    2012, 30 (01):  21-26.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11
    摘要 ( 2612 )   [Full Text(HTML)] () PDF(207KB) ( 564 )  
    建立了丙烯酸树脂中9种残余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固体丙烯酸树脂样品用乙酸乙酯微波萃取后加甲醇沉淀(液态丙烯酸树脂样品直接用甲醇稀释)后,采用DB-WAX毛细管柱分离。结果表明,本方法在20 min内同时分离了9种单体,所测物质的定量限(LOQ,以信噪比为10计)为3~50 mg/kg(固体树脂)和1~10 mg/kg(液态树脂);在1~50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在5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4.4%~108.6%,相对标准偏差(n=6)为0.27%~4.97%。方法的灵敏度和回收率高、选择性好,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
    郑向华1, 林立毅1, 方恩华1, 黄永辉2, 周爽1, 周昱1, 郑小严2, 徐敦明1*
    2012, 30 (01):  27-32.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19
    摘要 ( 2394 )   [Full Text(HTML)] () PDF(202KB) ( 938 )  
    建立了同时检测食品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或乙腈提取、玻璃ProElut PSA固相萃取柱净化,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测定。考察了不同种类食品的提取、净化方法。2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线性范围除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为0.5~5 mg/L外,其余均为0.05~5 mg/L,相关系数(r)除DIDP外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05~0.05 m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2~0.2 mg/kg。在10种食品基质中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7%~11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4.1%~12.5%。该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适用于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与确证。
    串联双柱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番茄酱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
    巩志国1, 苏敏1, 季新成1*, 李世雨1, 万宇平2
    2012, 30 (01):  33-38.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09
    摘要 ( 1881 )   [Full Text(HTML)] () PDF(197KB) ( 386 )  
    建立了同时测定番茄酱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串联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中的残留物用磷酸盐缓冲液(pH 4)提取,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和串联双柱固相萃取净化后,用极性色谱柱在梯度洗脱条件下分离待测物,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离子源(ESI+)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在0.01~0.2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9。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定量限均为0.02 mg/kg,回收率为7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3%~15%。该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灵敏,准确,适用于检测和分析番茄酱及其制品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米中的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残留量
    江燕, 曹赵云, 贾瑞琳, 齐慧, 陈铭学*
    2012, 30 (01):  39-44.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40
    摘要 ( 2359 )   [Full Text(HTML)] () PDF(231KB) ( 464 )  
    采用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米中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磷酸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水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和超滤膜净化,以1 mmol/L乙酸铵溶液(用氨水调pH=11.0)-乙腈为流动相,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分别在0.001~0.250 mg/L和0.0025~0.2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信噪比为3)分别为0.010 mg/kg和0.020 mg/kg。通过对空白大米样品进行0.100、0.500和2.500 mg/kg 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6.3%~107.3%和1.3%~9.1%(n=3)。该方法无需衍生,净化步骤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满足稻米中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残留检测要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畜产品和水产品中3-甲基喹恶啉-2-羧酸残留
    吕海鸾1, 吴聪明1*, 程林丽1, 张素霞2, 沈建忠2
    2012, 30 (01):  45-50.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10
    摘要 ( 1755 )   [Full Text(HTML)] () PDF(218KB) ( 486 )  
    以猪肉、猪肝、猪肾、胖头鱼、对虾和蟹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喹乙醇(OLA)的残留标示物3-甲基喹恶啉-2-羧酸(MQCA)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采用0.2 mol/L盐酸提取可食性组织中的分析物,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35 ℃氮气吹干及含0.1%(v/v)甲酸的乙腈溶解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法确证和定量分析。质谱检测采取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 MQCA在2~5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各组织中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猪肉、猪肝、猪肾、鱼、对虾和蟹中MQCA的检出限依次为0.90、1.51、0.94、1.04、1.62和1.80 μg/kg,定量限依次为3.00、5.02、3.13、3.46、5.40、6.00 μg/kg。从3~100 μg/kg的添加浓度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MQCA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3.6%与89.0%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 n=5)在15%以下,日间RSD(n=3)为20%以下。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兽药残留分析技术的要求,适用于动物组织中MQCA残留的定量分析和确证检测。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9种微囊藻毒素
    张明*, 唐访良, 陈峰, 徐建芬, 张丽娜
    2012, 30 (01):  51-55.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03
    摘要 ( 1763 )   [Full Text(HTML)] () PDF(209KB) ( 442 )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SPE-UPLC-ESI-MS/MS)联用技术分析水中9种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样品经SPE提取和净化后,以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含0.1%甲酸乙腈和含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9种微囊藻毒素在0.1~50 μg/L或0.5~1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0~0.9998,方法的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为0.1~0.5 ng/L;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5.8%~109%,相对标准偏差为0.49%~10.0%。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检测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应用该方法检测了杭州市两处水库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分别检出了3种和8种微囊藻毒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莱克多巴胺
    黄怡, 张青杰, 刘敏, 王旭峰, 李建琴, 贺利民*
    2012, 30 (01):  56-61.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33
    摘要 ( 2231 )   [Full Text(HTML)] () PDF(262KB) ( 484 )  
    以莱克多巴胺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莱克多巴胺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了甲醇、乙腈、丙酮和氯仿-甲醇与三乙胺构成致孔剂合成的聚合物性能及其形貌特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聚合反应配方为: 1.0 mmol莱克多巴胺,4.0 mmol丙烯酰胺,20.0 mmol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6.0 mL乙腈-三乙胺(30:1, v/v), 50.0 mg偶氮二异丁腈。建立的基于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饲料试样中莱克多巴胺的方法,在0.50~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饲料试样中1.0、10及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的莱克多巴胺平均回收率大于80%;批内、批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出限(信噪比为3)达到0.1 mg/kg。该方法灵敏、可靠,用于饲料等复杂基质中莱克多巴胺检测的效果优于相关标准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生物质乳酸发酵液中有机酸及糖类化合物
    马瑞, 欧阳嘉*, 李鑫, 连之娜, 蔡聪
    2012, 30 (01):  62-66.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33
    摘要 ( 3231 )   [Full Text(HTML)] () PDF(176KB) ( 1023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生物质乳酸发酵液中有机酸及糖类的分析方法。使用Bio-Rad Aminex HPX-87H色谱柱,以5 mmol/L的H2SO4为流动相,在柱温55 ℃,流速0.6 mL/min条件下,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17 min内实现发酵液中各种有机酸和糖类化合物等的完全分离与定量,6种有机酸和3种糖类化合物在0.15~5.19 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8以上。将该法用于米根霉发酵液的检测,两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6.91%~103.11%,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1%~4.61%。该法适用于微生物发酵液中多种有机酸和糖类的快速、高效分离和定量测定。
    烯唑醇免疫亲和色谱柱的制备及其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金雅慧, 王鸣华*
    2012, 30 (01):  67-70.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36
    摘要 ( 1593 )   [Full Text(HTML)] () PDF(146KB) ( 366 )  
    将四甲氧基硅烷(TMOS)水解后与烯唑醇抗体聚合,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烯唑醇免疫亲和色谱(IAC)柱固定相,并用其制备了对烯唑醇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IAC柱。对IAC柱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超纯水作为吸附与平衡介质,30%~50%(体积分数)甲醇水溶液作为洗脱剂。结果表明: 在优化条件下,IAC柱对烯唑醇的动态柱容量达125.4 μg/g。在河水样品和水果样品中添加烯唑醇,经IAC柱净化富集,洗脱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河水中烯唑醇的平均回收率为90.36%~100.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3%~6.08%;水果中烯唑醇的平均回收率为85.55%~94.02%, RSD为3.38%~6.78%。本研究为烯唑醇在河水、水果等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前处理手段。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稻田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
    杨丽华1,2, 龚道新1,2*, 唐晶1,2, 罗俊凯1,2, 丁春霞1,3
    2012, 30 (01):  71-75.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21
    摘要 ( 1946 )   [Full Text(HTML)] () PDF(163KB) ( 366 )  
    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田(稻田土壤、水和植株)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稻田土壤样品用碱性乙腈-二氯甲烷(1:1, v/v)混合液直接提取;水稻植株样品用碱性二氯甲烷提取后,二氯甲烷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上述样品溶液采用C18不锈钢色谱柱(150 mm×4.6 mm, 5 μm)分离,流动相为水-甲醇(30:70, v/v),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 ℃,紫外检测波长为238 nm,外标法定量。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0.05~5.00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均很好(r>0.9999)。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添加3个水平(0.05, 0.10, 1.00 mg/kg)的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两者的回收率均在85.39%~113.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1%~10.24%。这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痕量高氯酸根离子
    叶龙, 尤宏*, 姚杰, 苏怀龙
    2012, 30 (01):  76-79.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54
    摘要 ( 1621 )   [Full Text(HTML)] () PDF(145KB) ( 342 )  
    建立了测定地下水中痕量高氯酸根(ClO~4)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SPE-IC)分析方法。0.7 L水样经预处理降低主要干扰离子Cl~、CO2~3和SO2~4的干扰后,使用Cleanert PWAX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对地下水中痕量(μg/L级)的ClO~4进行富集,用6 mL 1%NaOH溶液洗脱,富集液经0.45 μm水膜过滤后,用IonPac AS20阴离子分离柱、50 μL进样环、40 mmol/L KOH溶液淋洗、抑制电导检测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中ClO~4的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分别为0.15 μg/L和0.60 μg/L,进样质量浓度在1~15 μg/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回收率为99.7%~100.5%;该方法经济有效,可用于地下水中痕量ClO~4的检测。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哈尔滨周边部分地区地下水中ClO~4浓度,检测结果与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法的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85%~9.24%。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鸡卵黄免疫球蛋白
    王丽英, 马美湖*, 蔡朝霞, 金永国, 黄茜
    2012, 30 (01):  80-85.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05
    摘要 ( 2016 )   [Full Text(HTML)] () PDF(287KB) ( 491 )  
    建立了高效、经济、大规模获得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生产方法。在对传统的水稀释法改良的基础上,结合聚乙二醇沉淀与离子交换色谱进行IgY的分离纯化。结果显示,用8倍无菌水稀释蛋黄液,用0.1 mol/L HCl调节pH为5.2,在4 ℃下静置8 h,于5000×g力离心可得上清粗IgY液,经测定回收率可达93.47%。然后用6%聚乙二醇沉淀后经DEAE-Toyopearl 650 M离子交换纯化,最佳的纯化条件: 0.05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 pH 7)平衡上样,0.075 mol/L PBS(pH 7)洗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所得的IgY的纯度为95.02%,活性保持率高达73.77%。本研究弥补了传统分离方法不能同时达到高纯度和高回收率的缺点,且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与应用
    重组蛋白A亲和填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郭明明1,2, 王俊玲2, 吴彦卓2, 徐明波2*, 高向东1
    2012, 30 (01):  86-90.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18
    摘要 ( 2033 )   [Full Text(HTML)] () PDF(199KB) ( 406 )  
    为了获得一种优良的抗体纯化介质,制备了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rProtein A)亲和填料,并考察了所制备的亲和填料的纯化性能。利用自行构建的rProtein A工程菌,经诱导表达、纯化获得rProtein A纯品,将其偶联到经环氧氯丙烷活化的Sepharose 4 Fast Flow凝胶上,得到rProtein A亲和填料,并使用兔抗尿酸氧化酶抗体对该填料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自制的rProtein A亲和填料上rProtein A浓度为1.5×10~4 mol/L。采用Scatchard模型分析,得到其解离常数和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2.28×10~7 mol/L和20.697 g/L,说明制得的rProtein A亲和填料对抗体有很好的结合能力。将该填料于0.1 mol/L NaOH溶液中浸泡1 h,其色谱性能未见变化。将该填料用于纯化兔抗体,湿胶结合抗体量可达19 mg/mL;一步柱色谱即可得到电泳纯度的抗体样品,回收率高于96%。本研究为rProtein A亲和填料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和土壤中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
    张志勇1, 龚勇2, 单炜力2, 简秋2, 沈燕1, 刘贤进1*
    2012, 30 (01):  91-94.  DOI: 10.3724/SP.J.1123.2011.07014
    摘要 ( 2698 )   [Full Text(HTML)] () PDF(143KB) ( 572 )  
    建立了黄瓜和土壤样品中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溶液提取,经QuEChERS方法净化,以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30 mm×2.1 mm, 5 μm)进行HPLC分离,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对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黄瓜和土壤中4个添加水平(0.01、0.05、0.1和1.0 mg/kg)下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甲基硫菌灵在黄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7.3%~9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0%~9.3%),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8.8%~93.4%(RSD为5.3%~9.9%);多菌灵在黄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7.1%~92.3%(RSD为5.2%~7.5%),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8%~90.9%(RSD为5.3%~13.2%)。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黄瓜和土壤中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的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型家用电器塑料部件中双酚A
    张岩2, 马晓斐2, 吕品3, 李挥2, 卢晓宇1*
    2012, 30 (01):  95-98.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30
    摘要 ( 1835 )   [Full Text(HTML)] () PDF(162KB) ( 430 )  
    建立了小型家用电器塑料部件中双酚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对样品进行萃取,以Sep-Pak 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水(含有0.05%氨水)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负离子模式下进行MS/MS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5~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1。在10、25和75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双酚A的平均回收率为95.2%~109.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8%,检出限为10 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家用电器塑料部件中双酚A的残留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氟尼辛葡甲胺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胡慧廉*
    2012, 30 (01):  99-102.  DOI: 10.3724/SP.J.1123.2011.09009
    摘要 ( 1957 )   [Full Text(HTML)] () PDF(152KB) ( 429 )  
    建立了氟尼辛葡甲胺原料药中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乙醇和乙腈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HP-FFAP色谱柱(30 m×0.32 mm×1.0 μm)为分离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并考察了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对残留有机溶剂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顶空平衡温度为90 ℃、平衡时间为30 min条件下获得较好的定量结果。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乙醇和乙腈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0~7.93 mg/L (r=0.9998)、7.32~146.48 mg/L (r=0.9996)、4.53~90.61 mg/L (r=0.9999)、3.62~72.32 mg/L (r=0.9998)和2.31~46.24 mg/L (r=0.9996);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5.96%~100.31%,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计,n=6)为1.97%~3.28%;检出限分别为0.08、0.9、0.2、0.4和0.3 mg/L。利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氟尼辛葡甲胺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样品中含有异丙醇和乙醇,其含量分别为177.44 μg/g与69.32 μg/g。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氟尼辛葡甲胺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检测。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目标成分
    姜睿远, 孙国祥*
    2012, 30 (01):  103-106.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34
    摘要 ( 1772 )   [Full Text(HTML)] () PDF(161KB) ( 331 )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目标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75 cm×75 μm i.d.,有效长度63 cm),以40 mmol/L硼砂溶液为背景电解质(BGE),以氢氯噻嗪为内标,分离电压12.0 kV,检测波长220 nm,重力进样10 s(高度10 cm)。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与他唑巴坦钠分别在0.25~3.96 g/L和0.062~0.99 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5和0.9996。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良好,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制剂在208 min内稳定,回收试验结果符合方法学要求。该方法简单、准确、耗费少、污染小,可用于注射用粉针剂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的定量分析。
    乙醛酸和草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关瑾*, 王慧泽, 任丽艳, 牛秋玲
    2012, 30 (01):  107-110.  DOI: 10.3724/SP.J.1123.2011.08055
    摘要 ( 1816 )   [Full Text(HTML)] () PDF(138KB) ( 291 )  
    建立了同时测定乙醛酸和草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和pH以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在缓冲溶液为20 mmol/L硼砂-5.5 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H 9.0)、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12 nm的优化条件下,11 min内即可实现对目标物的分离。乙醛酸和草酸分别在0.8~20 g/L和1.2~20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75;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和0.4 g/L(信噪比为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3%~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0.35%~0.6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