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色谱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09, Vol. 27, No. 3
    Online: 2009-05-30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基于M13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的新型蛋白质均衡器的研制及其在肾病患者尿蛋白分析中的应用
    赵鹏,陶定银,梁振,张丽华*,张玉奎
    2009, 27 (3):  249-253. 
    摘要 ( 2439 )   [Full Text(HTML)] () PDF(1325KB) ( 835 )  
    通过将展示单链抗体(scFv)文库的M13噬菌体固定于冷凝胶整体柱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蛋白质均衡器。由于展示的scFv片段具有种类多、数目大以及与蛋白质结合的特异性强等优点,因此其非常适合用于复杂蛋白质样品的预处理。将肾病患者尿蛋白在平衡器上反复上样5次后,依次使用2 mol/L NaCl、50 mmol/L Gly-HCl(pH 2.5)和凝血酶溶液洗脱与均衡器结合的蛋白质,收集各馏分,并采用串联微柱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进行蛋白质的分离鉴定。与未经均衡器处理的样品相比,鉴定的蛋白质数目由142个提高到396个。此外,凝胶电泳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上样流出液中蛋白质的浓度差异明显变小,大量的高丰度蛋白质存在于NaCl洗脱液中。上述结果表明,基于M13噬菌体展示scFv文库的新型蛋白质均衡器能够有效减小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差异,有利于发现更多的低丰度蛋白质。
    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测定牛奶中128种农药残留
    郑军红,庞国芳,范春林,王明林*
    2009, 27 (3):  254-263. 
    摘要 ( 2537 )   [Full Text(HTML)] () PDF(415KB) ( 1178 )  
    建立了牛奶中128种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10 mL牛奶用20 mL乙腈(加4 g硫酸镁和1 g氯化钠)振荡提取两次,上清液浓缩后经C18固相萃取柱(2000 mg填料)净化以除去提取液中的亲脂性化合物等干扰杂质,洗脱液浓缩至约0.5 mL后,于45 ℃下用氮气吹干,加1 mL乙腈-水(体积比为3:2)定容,超声溶解30 s,经0.2 μm微孔滤膜过滤,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2倍检出限和8倍检出限两个添加水平的5次平行实验结果表明: 128种农药在低添加水平(0.14 μg/L~0.62 mg/L)下回收率范围为60.4%~118.4%,相对标准偏差为2.1%~24.3%;高添加水平(0.56 μg/L~2.48 mg/L)下的回收率范围为64.4%~118.5%,相对标准偏差为1.3%~24.1%。各种农药在确定的添加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高于0.99,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7 μg/L~0.31 mg/L。该方法通用性强、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简便。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姜黄中微量的姜黄素类化合物
    李伟,肖红斌,王龙星,梁鑫淼,*
    2009, 27 (3):  264-269. 
    摘要 ( 2602 )   [Full Text(HTML)] () PDF(952KB) ( 941 )  
    建立了同时检测中药姜黄中3种微量的姜黄素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姜黄根茎经乙醇超声提取后,无需其他处理可直接进样分析。以Microsor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乙腈和0.1%甲酸水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对目标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利用质谱碎裂规律,分别对每个目标成分同时监测8个母离子/特征子离子对的反应过程,首次从姜黄中发现了3个微量的姜黄素类化合物成分。一次性完成了目标成分的同时定性,方法的检出限为0.2 μg/L。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适用于中药复杂体系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用于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雌二醇和血清剥夺对乳腺癌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朱镭,倪国新,张政希,徐学敏,胡晓芳,李伟*
    2009, 27 (3):  270-278. 
    摘要 ( 2663 )   [Full Text(HTML)] () PDF(592KB) ( 795 )  
    雌激素和血清中的激素及各种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雌激素和血清对乳腺癌细胞中蛋白质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对于阐明雌激素和血清对乳腺癌细胞影响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四重用于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 iTRAQ)标记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2D-LC-MS/MS)对雌二醇(17β-oestradiol, E2)和血清各自以及共同作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共鉴定到置信度在95%以上的蛋白质576种,其中各组相对于正常培养组的细胞共找到26种差异在1倍以上的蛋白质,其中10种上调,16种下调。研究发现E2和血清可显著影响细胞内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蛋白质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iTRAQ-LC-MS/MS是进行多个样品差异蛋白组比较的一种有效方法。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黄晓兰*,吴惠勤,黄芳,林晓珊,朱志鑫
    2009, 27 (3):  279-282. 
    摘要 ( 2727 )   [Full Text(HTML)] () PDF(501KB) ( 960 )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建立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的烷基碳链分布、乙氧基分布及平均EO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测定了AES中的游离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含量。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并与核磁共振法测得的平均EO数进行比较,二者的测定结果相当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法的可靠性。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N-亚硝基二乙醇胺
    马强*,王超,白桦,王星,董益阳,武婷,张庆,王军兵,唐英章
    2009, 27 (3):  283-287. 
    摘要 ( 2735 )   [Full Text(HTML)] () PDF(313KB) ( 818 )  
    建立了化妆品中N-亚硝基二乙醇胺(NDELA)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水溶性化妆品样品以水为提取溶剂提取,样品提取液经高速离心处理后,上清液过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脂溶性化妆品样品用二氯甲烷和水混合溶剂进行液-液分配萃取。NDELA经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150 mm×2.1 mm,3 μm)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串联质谱定性及定量分析,以d8-NDELA为内标定量。NDELA的方法定量限为50 μg/kg;在50-250 μg/kg的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9.1%~98.2%,日内精密度均小于9%,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1%。该方法能够满足化妆品中NDELA的检测要求。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29种酸性除草剂的残留量
    颜鸿飞,黄志强*,张莹,李拥军,王美玲
    2009, 27 (3):  288-293. 
    摘要 ( 2780 )   [Full Text(HTML)] () PDF(288KB) ( 937 )  
    建立了茶叶中29种酸性除草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与确证方法。采用乙腈超声振荡提取试样中29种酸性除草剂,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净化,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衍生化,再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选择离子监测方式测定,外标法定量,根据离子丰度比确证。在加标水平为0.01,0.05,0.1 mg/kg时,29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57.1%~12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20.9%;方法的检出限在0.002~0.005 mg/kg之间。该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满足国际上对茶叶中29种酸性除草剂残留的检测需要。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动物组织中多种激素类兽药的残留量
    林维宣*,董伟峰,陈溪,田苗,于灵,赵景红,杨春光
    2009, 27 (3):  294-298. 
    摘要 ( 2597 )   [Full Text(HTML)] () PDF(392KB) ( 955 )  
    建立了不同动物基质(肌肉、肝脏、肾脏)中己烷雌酚、己烯雌酚、己二烯雌酚、还原尿睾酮、表睾酮、雌酮、雌二醇、炔雌醇和雌三醇激素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以乙腈为提取溶剂,固相萃取柱净化,微波辅助衍生化,用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与甲基氯硅烷(TMCS)(体积比为99 :1)的硅烷化试剂在吡啶存在下进行衍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9种激素的检出限为0.1~1 μg/kg。3种动物基质中9种激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8.8%~93.1%,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22.3%,实验室间RSD为3.1%~17.9%。方法的技术指标满足动物组织中激素类兽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10°锥角台锥型制备液相色谱柱的放大研究
    卢烈娟,陈捷,关亚风*
    2009, 27 (3):  299-302. 
    摘要 ( 2591 )   [Full Text(HTML)] () PDF(5121KB) ( 688 )  
    将10° 锥角台锥型液相色谱柱放大至150 mm长、入口直径54 mm、出口直径27 mm,容积为200 mL,填料为粒径40~75 μm、孔径11 nm的C18球形硅胶。流动相在锥型柱内呈现塞子状流形。系统地评价了该柱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 在最佳流速为6 mL/min时,以萘峰计,锥型柱的折合理论塔板高度为2.11,柱效下降10%时的样品质量和体积载样量分别为2.1 mg和1.7 mL,与同长度同体积圆柱型柱相比,柱效提高了20%,质量载样量提高了16%以上,体积载样量提高了19%以上。当进样质量由2.4 mg增加到12 mg时,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峰与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峰的分离度(Rs2)由2.14降到1.71,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峰与萘峰的分离度(Rs3)由2.91降到2.52;当进样体积由3 mL增加到19 mL,Rs2由2.23降到1.28,Rs3由2.95降到2.30,但此时的色谱峰峰形仍然高度对称,没有拖尾,有利于从基质中制备分离微量组分。实验结果表明锥型液相色谱柱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检测2种均三嗪类抗球虫药物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施祖灏,葛庆联,陆俊贤,刘学贤,龚建森,朱良强,祁克宗*,陈玎玎,彭开松
    2009, 27 (3):  303-307. 
    摘要 ( 3222 )   [Full Text(HTML)] () PDF(320KB) ( 814 )  
    以均三嗪类抗球虫药物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的鸡组织残留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紫外(UV)检测,采用乙腈萃取-蒸发浓缩、乙腈萃取-固相萃取(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和MSPD-SPE 4种方法对鸡组织中含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残留的样品的前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前3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能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其中MSPD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节约时间60%以上,节约溶剂也达60%。鉴于此,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作为鸡组织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建立了鸡组织中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残留的MSPD-HPLC/UV同时分析检测方法。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00 μg/L;在50,500,1000 μg/kg的添加水平下,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在鸡组织中的回收率为71.13%~84.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6%~12.11%;方法的日内和日间测定的RSD范围为3.70%~6.77%。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的检出限均小于10 μg/g,定量限均小于20 μg/kg。该方法在准确度、精密度上均达到了残留分析的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和土壤中残留的多菌灵
    沈菁*,刘军,刘建
    2009, 27 (3):  308-312. 
    摘要 ( 2519 )   [Full Text(HTML)] () PDF(482KB) ( 753 )  
    建立了柑橘和土壤中多菌灵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柑橘果肉、果皮、全果和土壤样品中残留的多菌灵用碱性乙腈溶液提取,经NH2固相萃取(SPE)柱净化,HPLC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2~5.0 mg/L范围内,多菌灵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柑橘果肉、果皮、全果和土壤中添加0.05~0.5 mg/kg多菌灵标准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9.2%~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8%~9.1%;柑橘果肉和土壤中多菌灵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kg,柑橘果皮和全果中多菌灵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1 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和含五味子的制剂中五味子乙素及多种活性成分时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杨孝容*,向清祥,陈稼轩
    2009, 27 (3):  313-317. 
    摘要 ( 2437 )   [Full Text(HTML)] () PDF(422KB) ( 708 )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和含五味子的制剂中五味子乙素的流动相体系。用Shim-pack VP-ODS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在柱温30 ℃、检测波长285 nm、流速1.0 mL/min的条件下,用不同的流动相组成及其不同比例研究了五味子提取液中3种木脂素(五味子乙素、安五脂素和五味子甲素)的保留时间及其分离情况,从中选择测定五味子乙素的最佳流动相体系。结果表明,在甲醇-水、甲醇-冰醋酸-水的流动相体系中,安五脂素和五味子乙素很难完全分离;而在乙腈-甲醇-水和乙腈-冰醋酸-水流动相体系中,3种木脂素可很好地分离。以乙腈-甲醇-水(体积比为17:58:25)为流动相测定五味子和护肝片中3种木脂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n4)为0.95%~5.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50%~105.6%。将该流动相体系用于供试品中3种木脂素含量的测定,分离效果好,结果令人满意。
    基于三波长融合谱的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龙胆泻肝丸的真实质量
    孙国祥*,张静娴
    2009, 27 (3):  318-322. 
    摘要 ( 2604 )   [Full Text(HTML)] () PDF(320KB) ( 745 )  
    建立了龙胆泻肝丸(Longdanxiegan pill,LDXGP)三波长融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系统指纹定量法全面鉴定LDXGP的质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运用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技术对色谱图进行处理,以黄芩苷为参照物峰,确立了63个共有指纹峰,以宏定性相似度为参量对12个厂家的12批LDXGP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用其中10批生成对照指纹图谱(RFP),以此RFP为标准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12批LDXGP的质量。结果鉴别出9批质量完全合格,1批含量明显偏高,2批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不合格。基于多波长融合技术的系统指纹定量法是评价中药真实质量的可靠方法。
    水包油型微乳液相色谱分离激素类药物的影响因素
    李宁*,侯璇珠,杨雯,黄光亮,叶秀金
    2009, 27 (3):  323-327. 
    摘要 ( 2467 )   [Full Text(HTML)] () PDF(500KB) ( 746 )  
    采用水包油型微乳液相色谱(MELC)分离了6种激素类药物(醋酸可的松、泼尼松龙、己烯雌酚、炔雌醇、醋酸氟轻松及黄体酮)。考察了微乳流动相的组成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油相种类、有机添加剂种类)及固定相孔径等对分离的影响。实验得到的最佳分离条件: 色谱柱为Venusil ASB C18 (T)(粒径5 μm,孔径30 nm,250 mm×4.6 mm),微乳流动相为3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8%正辛烷-6.6%正丁醇,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 ℃。该方法可用于甾体药物及其制剂的分离鉴别以及快速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荧光检测器串联法同时测定精油中的七种性激素
    王小芳*,曾文芳,王菁,任韧
    2009, 27 (3):  328-332. 
    摘要 ( 2460 )   [Full Text(HTML)] () PDF(406KB) ( 783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荧光检测器(FLD)串联技术同时测定精油中7种性激素(雌二醇、雌三醇、雌酮、睾酮、甲基睾酮、孕酮、己烯雌酚)的方法。样品先用正己烷溶解后,用90%的甲醇水溶液提取,弃去正己烷层,下层清液再用正己烷脱脂、净化2次,目标化合物以水-甲醇-乙腈(体积比为50:30:20)为流动相,经XTerraRP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 )分离,用DAD-FLD串联法进行检测。雌二醇、雌三醇、雌酮、己烯雌酚的DAD检测波长为197 nm,睾酮、甲基睾酮、孕酮的DAD检测波长为240 nm。雌二醇、雌三醇、雌酮同时用FLD定性定量,激发波长为280 nm,发射波长为310 nm。7种性激素分离效果良好并消除了样品中杂质峰的干扰。7种性激素除孕酮的回收率为79.5%以外,其余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3%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0.90%~1.89%;检出限为0.010 ~1.0 mg/L。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精油中的7种性激素。
    基于适配体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凝血酶分析
    张月侠,宋茂勇,李涛,赛道建,汪海林*
    2009, 27 (3):  333-336. 
    摘要 ( 2825 )   [Full Text(HTML)] () PDF(298KB) ( 783 )  
    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以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F对复合物进行分离检测,从而测定凝血酶浓度。探讨了盐离子种类及浓度对适配体与凝血酶结合的影响,并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下对凝血酶检测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适配体与凝血酶的亲和力降低,不利于两者的结合;人血清溶液中,凝血酶浓度在0.25~10 nmol/L范围内与复合物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1),检出限(S/N3)为55.6 pmol/L;精密度和回收率测定结果均能满足分析的要求。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离子液体中六氟磷酸根及痕量杂阴离子
    胡忠阳*,潘广文,叶明立
    2009, 27 (3):  337-340. 
    摘要 ( 2877 )   [Full Text(HTML)] () PDF(245KB) ( 837 )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离子液体中六氟磷酸根(PF~6)和痕量杂阴离子氟、氯、溴(F~,Cl~,Br~)的离子色谱方法(IC)。样品经溶解、稀释、过滤后用Dionex IonPac AS22分离柱(250 mm×4 mm)分离,淋洗液为碳酸盐-乙腈体系(体积比为70:30),流速1.0 mL/min,采用Dionex DS6电导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F~,Cl~,Br~和PF~6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50 μg/L、10~200 μg/L、10~200 μg/L和0.9~45 mg/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8,0.9999和0.9998,加标回收率为94.5%~100.5%,相对标准偏差为0.63%~1.03%,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分别为0.5 μg/L、2.0 μg/L、5.0 μg/L和0.9 mg/L。该方法用于离子液体中六氟磷酸根和痕量杂阴离子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的硝基苯类和环酮类化合物
    麻寒娜,朱梦雅,王亚林*,孙同华,贾金平
    2009, 27 (3):  341-345. 
    摘要 ( 2924 )   [Full Text(HTML)] () PDF(828KB) ( 800 )  
    建立了自制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海水中6种硝基苯类和环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优化的萃取条件为: 样品中加NaCl至饱和,在1500 r/min速率搅拌下,于60 ℃水浴中顶空萃取30 min,于280 ℃下解吸2 min。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400 μg/L,检出限为1.4~3.2 ng/L,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4%~7.8%。海水样品中硝基苯类和环酮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86.3%~101.8%和3.7%~7.8%。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东海近岸表层水样进行测定,其中硝基苯、1,3-二硝基苯、2,6-二硝基甲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756,0.944,0.890 μg/L。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高效、无需有机溶剂,适合于海洋水体中硝基苯类和环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采用二维气相色谱及毛细管色谱柱分析汽油中苯和甲苯的含量
    李继文*,李薇,王川
    2009, 27 (3):  346-350. 
    摘要 ( 2755 )   [Full Text(HTML)] () PDF(518KB) ( 764 )  
    采用微板流路控制技术(Deans Switch)和常见的商品毛细管柱HP-5 (30 m×0.32 mm×0.25 μm)和Rtx-TCEP (30 m×0.25 mm×0.4 μm),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车用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二维气相色谱方法。用该方法分析汽油中0~5%的苯和0~20%的甲苯,两者校正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9;标准样品5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车用汽油实际样品中苯和甲苯的加标回收率在96.8%~103.8%之间。车用汽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和SH/T 0713-2002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一致。该方法是车用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的一种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自动化色谱谱图解析——谱峰的自动识别与快速解析
    刘明明,夏炳乐*,杨俊
    2009, 27 (3):  351-355. 
    摘要 ( 2394 )   [Full Text(HTML)] () PDF(1062KB) ( 1137 )  
    结合基于高阶导数的谱峰识别方法和面积重现法,建立了一种完全自动化的对色谱曲线进行分割、识别与快速解析的方法。其中,DW(Durbin-Watson)测试的引入和区分信号与噪声判据的采用减少了在色谱解析过程中的人为干预,降低了对操作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要求,为实现色谱解析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模拟色谱和实验色谱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可以为色谱分析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
    研究快报
    基于杯[6]芳烃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痕量的酞酸酯类化合物
    高洁,杨偲,叶长文,李秀娟*
    2009, 27 (3):  356-358. 
    摘要 ( 2959 )   [Full Text(HTML)] () PDF(117KB) ( 781 )  
    选用自制杯[6]芳烃溶胶-凝胶固相微萃取(SPME)萃取头,建立了顶空SPME与气相色谱联用检测啤酒中8种酞酸酯(PAEs)的方法。采用L25(56)正交设计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所得方法检出限为0.003~3.429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3.5%,加标回收率为86.3%~109.3%。采用标准加入法对3种瓶装啤酒中PAEs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是啤酒中最主要的酞酸酯类污染物,含量最高达5.24 μg/L。迁移试验表明,瓶装啤酒所用塑料垫圈中高含量的DEHP可能成为酒体中PAEs的一种来源,且延长贮存时间、提高贮存温度和振荡都能加快垫圈中DEHP的迁移。
    专论与综述
    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周媛媛,孟子晖*,董美伶
    2009, 27 (3):  359-363. 
    摘要 ( 2927 )   [Full Text(HTML)] () PDF(142KB) ( 1670 )  
    天然产物体系复杂,大分子和小分子、生命和非生命物质共存,多存在结构相近的异构体,且有效成分含量低,采用一般的分离方法富集难度较大。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高选择性分离介质的有效技术手段,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选择性强,分离操作简单,在各种分离纯化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组分(如生物碱、甾体、多元酚、黄酮等)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本课题组利用MIP从天然产物中分离纯化莽草酸等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技术与应用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方法同时检测尿样中的刺激剂、麻醉剂和抗雌激素类五种兴奋剂
    邱丽君,郑小严,游飞明,刘薇,张金章,张兰*
    2009, 27 (3):  364-367. 
    摘要 ( 2416 )   [Full Text(HTML)] () PDF(298KB) ( 771 )  
    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地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3类(刺激剂、麻醉剂和抗雌激素)5种兴奋剂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GC-NPD)方法。尿样采用非衍生法液-液萃取预处理技术,选用叔丁基甲醚作为萃取溶剂,二苯胺作为内标进行定量检测。即在一定量标准品及内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0 mL空白尿样混合均匀后,加入0.5 mL 5 mol/L 氢氧化钠溶液、3.0 g 氯化钠和5.0 mL叔丁基甲醚提取液,涡旋、离心,萃取液经氮气吹干、丙酮溶解后用GC-NPD测定。该方法在0.022~20 mg/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5~0.9998,最小检出质量浓度为0.007~0.015 mg/L。5种兴奋剂的尿样加标回收率为75.8%~118.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2%。
    咪唑键合硅胶固定相微柱液相色谱分离酚类和胺类化合物
    李广,牛金刚,刘霞*,蒋生祥
    2009, 27 (3):  368-371. 
    摘要 ( 2358 )   [Full Text(HTML)] () PDF(356KB) ( 882 )  
    由于微柱液相色谱(μ-LC)具有高检测灵敏度、低溶剂消耗、可以与质谱等多种检测器联用的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将咪唑键合硅胶固定相填充到毛细管中,在自制的微柱液相色谱系统下利用此键合相具有的弱疏水作用,采用不同的流动相对酚类和胺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流动相中只需添加少量的有机溶剂就可以实现对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甚至可以只用纯水作流动相就能分离一些弱疏水性化合物,如酚类。微柱液相色谱的流动相用量少,避免或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自制微柱液相色谱系统为下一步微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黄腐酚
    王宁,李永仙,郑飞云,刘春凤,李崎,*,顾国贤
    2009, 27 (3):  372-375. 
    摘要 ( 2482 )   [Full Text(HTML)] () PDF(235KB) ( 683 )  
    采用Waters Sep-Pak C18固相萃取小柱对啤酒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建立了啤酒中黄腐酚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选用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 ℃,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370 nm。在此条件下,黄腐酚分离良好且无杂质峰干扰,在0.5~500 μ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在高、中、低浓度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1.21%~95.5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方法的检出限为0.24 μg/L,定量限为0.80 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是检测啤酒中黄腐酚含量的有效方法。
    手性试剂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苯乙胺的光学纯度
    王金朝,曾苏,王丹华,胡功允*
    2009, 27 (3):  376-378. 
    摘要 ( 2433 )   [Full Text(HTML)] () PDF(200KB) ( 868 )  
    建立了一种简便的手性试剂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α-苯乙胺光学纯度的方法。采用2,3,4,6-四-O-β-D-吡喃葡萄糖异氰酸酯(GITC)对α-苯乙胺进行衍生化,优化了衍生化反应参数;使用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分离衍生化产物,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pH 3.0)(体积比为58:4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1 nm,柱温为30 ℃。实验结果表明,α-苯乙胺两个对映体的衍生化产物分离良好,在0.15~15.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mg/L,定量限为0.15 m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考察中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0.5%。建立的方法适用于α-苯乙胺的质量控制。
    丹参酚酸B生产中去除胶体类杂质的工艺方法
    杨帆,何克江,刘珂,*
    2009, 27 (3):  379-381. 
    摘要 ( 2509 )   [Full Text(HTML)] () PDF(106KB) ( 678 )  
    胶体类杂质的去除是丹参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 SB)纯化工艺的难点之一。实验中基于前沿色谱与置换色谱相结合的原则,改良常规大孔吸附树脂柱的操作方法,将树脂按一定的比例装入大小两支柱。小柱与大柱串联,上样至胶体类杂质在小柱上达到吸附饱和,用50%甲醇单独洗脱大柱上的SB部分,利用树脂吸附色谱法实现了SB与胶体类杂质的分离。结果表明,经过去胶体类杂质处理后,SB的加权平均纯度由59.6%提高到64.5%,收率由69.75%提高到80.0%,并且SB的洗脱条件降低。本工艺方法适合于规模化工业生产。